揭秘最新手机内存跑分排行:数据实测告诉你哪款配置真正强悍耐用!
- 问答
 - 2025-11-04 05:08:41
 - 3
 
最近我拿到了好几台市面上热门的新手机,有刚发布没多久的旗舰机,也有大家公认的性价比神机,我就想,大家买手机都看跑分,但那些总分啊、CPU分数啊看多了,反而有点迷糊,手机用起来卡不卡,后台能开多少个应用不“杀后台”,其实跟内存的关系更大,所以这次我就不看别的,专门盯着内存性能做了一次实测,看看谁才是真正的“内存王者”,数据主要参考了知名测评机构“极客湾”的数据库以及我自己的实际测试。

我先用专业的测试软件“AndroBench”跑了一下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速度,这个顺序读写就像是你往手机里拷贝一个超大文件的速度,而随机读写更像是你日常打开App、在应用之间切换的流畅度,这个其实更重要。
测下来发现,搭载了LPDDR5X内存的手机,确实比老一代的LPDDR5的要快一截,同样都是旗舰处理器,某品牌的最新款旗舰机(使用LPDDR5X)的随机读取速度能达到大概400MB/s左右,而另一款去年发布的旗舰(使用LPDDR5)大概在350MB/s上下,你可别小看这50MB/s的差距,反映到日常使用中,就是前者打开微信、淘宝这种大型应用时,那种“秒开”的感觉更明显,滑动列表的跟手性也更好,这个数据在“科技美学”的详细测评里也有类似的体现。

光看速度还不够,内存大不大同样关键,现在很多手机都标榜12GB甚至16GB的大内存,我特意找了两台都是12GB内存,但价格差了一千多块的手机做了个对比测试,方法很简单,就是连续打开20个我们常用的应用,包括游戏、社交软件、购物软件等,然后不清理后台,直接依次切换回去,看哪个应用需要重新加载。
结果很有意思,那台便宜一点的手机,开到第15个应用左右的时候,最早打开的那几个应用就已经被系统“杀掉”了,点回去得重新启动,而另一台贵一些的旗舰机,20个应用全部都能“存活”,切换起来非常顺滑,几乎没有等待,这说明什么呢?说明除了内存容量,手机系统的调度和优化也极其重要,有些厂商会对后台管理得特别严格,为了省电,可能会过早地关闭后台应用;而有些则更倾向于保活,让你用起来更无缝,这个测试结果和“小白测评”常用的“后台保留率”测试结论是吻合的。
然后我还发现一个现象,有些手机虽然内存很大,比如16GB,但如果你不去手动设置,系统默认会拿出好几个G的内存作为“内存扩展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虚拟内存”,用存储空间来弥补,这个功能听起来好,但实际用起来,因为手机存储的速度远不如真正的内存,有时候反而会拖慢系统的响应速度,我在测试中就把这个功能关掉了,以保证测试的公平性,看的是纯物理内存的性能,关于内存扩展技术的利弊,“钟文泽”在他的视频里也提到过,建议普通用户如果内存足够大,可以尝试关闭这个功能,体验可能会更流畅。
我还模拟了长期使用的情况,连续高强度使用一个小时,不停地切换应用、拍照、录视频,让手机发热,这时候再测内存速度,有些手机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性能下降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发热降频”,但有一款主打游戏性能的手机,因为散热堆料很足,即使机身烫手,内存的读写速度依然保持得很稳定,这点让我挺意外的,这说明“强悍耐用”不光要看冷冰冰的跑分数据,还要看它在极限状态下的持续表现,这部分参考了“搞机侠”的耐久度测试思路。
总结一下这次实测的发现吧:LPDDR5X内存确实是目前最快的,对流畅度有实实在在的提升,内存不是越大越好,12GB对于绝大多数人已经足够用了,但关键要看厂商的优化,能不能让这些内存物尽其用,减少“杀后台”,手机的整体散热设计也会影响内存的持久性能,如果你经常玩大型游戏或者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使用,手机的散热能力必须考虑进去,下次看跑分,别光盯着总分,多看看内存这一项的子分数,再结合真实的口碑,才能找到那款真正用起来爽、而且能持久流畅的手机。

本文由道巧夏于2025-11-0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jing.xlisi.cn/wenda/70916.html
			
			
			
			
			
			
			
			
  
  
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