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解读2016年手机处理器天梯图:性能排名与硬件技术剖析
- 问答
- 2025-11-01 12:34:04
- 22
根据当时科技媒体如安兔兔、Geekbench的跑分数据以及像极客湾这样的硬件评测机构的分析,2016年的手机处理器市场格局非常清晰,基本上是高通、苹果、三星、华为海思和联发科这几家公司在竞争。
第一梯队:绝对性能王者
这个位置毫无争议地属于苹果的 A10 Fusion 芯片(用在iPhone 7和7 Plus上),根据极客湾的移动芯片综合性能天梯图,A10的性能遥遥领先于所有同时代的安卓阵营处理器,它首次采用了四核心设计(2个大核+2个小核),但它的两个高性能核心的单核处理能力极强,在Geekbench等测试中分数非常高,直接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,可以说,在2016年,苹果在处理器性能上领先了安卓旗舰芯片差不多一代的水平。
第二梯队:安卓旗舰级对决
这个梯队主要是高通、三星和华为的旗舰芯片。
- 高通骁龙820:这是当年绝大多数安卓旗舰机的首选,比如小米5、三星Galaxy S7(部分版本)、一加3等,它采用了自主的Kryo架构,四核心设计,它的GPU(图像处理单元,负责游戏性能)非常强大,是当时安卓阵营游戏体验最好的芯片之一,它在发布初期因为采用三星的14nm工艺(后期改为更成熟的14nm LPP),存在一定的发热问题,导致持续高性能输出时可能降频。
- 三星Exynos 8890:主要用在三星自家Galaxy S7/S7 Edge的国际版和部分版本上,它采用了“猫鼬”大核+ARM公版小核的八核心设计,它的CPU多核性能表现不错,整体能效比也很好,和骁龙820算是各有胜负,是骁龙820最直接的竞争对手。
- 华为海思麒麟960:这款芯片发布时间稍晚(2016年底),首发搭载在华为Mate 9上,它最大的进步是GPU性能飙升,采用了ARM的Mali-G71 MP8,一举弥补了前代产品游戏性能的短板,让华为旗舰机具备了与高通、三星旗舰芯片抗衡的实力,它的CPU也首次采用了大小核的八核心设计,综合实力很强。
第三梯队:中高端与主流市场
这个市场主要是联发科和高通的次旗舰或中端芯片。
- 联发科Helio X20/X25:这是联发科冲击高端的作品,最大的特点是首次采用了十核心三簇架构(2大核+4中核+4小核),理论上核心数多能更好地分配任务以节省电量,但根据当时的评测(如安兔兔的跑分分析和一些科技媒体的评测),由于调度策略和工艺制程(20nm)相对落后,实际体验中容易出现“一核有难,九核围观”的情况,发热和功耗控制不太理想,最终没能真正威胁到高通旗舰的地位。
- 高通骁龙652/650:这两款芯片被广泛用于2000元价位段的中高端手机上,被誉为当年的“神U”,它们采用ARM公版架构,虽然绝对性能不如骁龙820,但功耗和发热控制得非常好,性能对于绝大多数日常应用和普通游戏来说完全足够,提供了非常均衡的体验。
总结与硬件技术看点
回顾2016年的天梯图,有几个关键点:
- 苹果的孤独求败:A10 Fusion芯片展示了苹果在芯片设计上的巨大优势,尤其是单核性能。
- 安卓阵营的混战:高通、三星、华为在旗舰领域激烈竞争,骁龙820强在GPU,Exynos 8890均衡,麒麟960则实现了重大突破。
- 核心数大战的误区:联发科X20/X25的案例表明,核心数量不是衡量性能的唯一标准,架构设计和工艺制程更为重要。
- 工艺制程的重要性:14nm/16nm FinFET工艺已经成为旗舰芯片的标配,它对于控制芯片功耗和发热至关重要。
2016年如果你想买性能最强的手机,选iPhone 7;如果在安卓里选,追求顶级游戏性能就找骁龙820的机型,看重综合体验三星Exynos 8890和后来的麒麟960也都是很好的选择,而大多数用户在实际使用中,骁龙652/650这类中高端芯片已经能提供非常流畅的体验了。

本文由穆方方于2025-11-0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jing.xlisi.cn/wenda/68760.html
